宋氏中醫外科療法始于清朝道光年間,至今傳續180余年。
據《宋氏家譜》記載,宋氏中醫第一代宋殿魁,“中年效岐伯黃帝以濟世”;第二代宋玉麒,"精于岐黃, 活人無算,未嘗受人謝儀,懿行如此”;第三代宋呈祥,“少年效岐伯黃帝叔和, 以濟世活人”;第四代宋天元,施舍錠子藥,皆為一-方良醫。
宋氏中醫外科療法至四代族內傳承, 至第五代宋金庚,開始通過辦醫院、診所、講學等形式實現社會傳承。據《汝州市志》(2012年版)記載,宋氏中醫外科療法第五代傳人宋金庚,承前啟后,行醫58載,總結了一至四代的臨癥實踐和經驗, 集其大成,形成宋氏中醫外科獨具特色的一系列理法方藥。
宋金庚育三子一女,宋兆榜、宋兆保、宋兆普、宋聰慧,均為第六代傳人,均師承其父宋金庚,深得宋氏中醫理法方藥精髓。宋金庚三子宋兆普是宋氏中醫外科療法的代表性傳承人,不僅全面繼承家傳秘方醫技,并在中醫辨證施治的理論指導下,總結、探索、實踐,將宋氏中醫外科療法進一步引入精深, 發揚光大。